保藏文物失窃丑闻曝光三周后,马克·琼斯被正式任命为大英博物馆的暂时馆长,顶替引咎辞去职务的前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
“我很快乐,也很侥幸有时机与董事会和博物馆的搭档一同作业,以保证藏品的未来安全,并康复这个巨大博物馆的名誉。”琼斯说道。
康复名誉的进程或许要比琼斯料想的杂乱和绵长。一个月前,大英博物馆发布一则公告,称有保藏文物“丢掉、被盗或损坏”。随后,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给出了一个数字,称丢掉的文物数量大约2000件,而这也仅仅一个暂时的数字。
一石激起千层浪。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具有800多万件藏品,是国际上最广为人知、观赏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失窃丑闻产生后,人们开端从头审视大英博物馆的安保体系与藏品记载体系。大英博物馆添加进公共数据库的藏品约为悉数藏品的一半,其间只要约8万件藏品揭露展出,其他藏品大多存放在贮藏室中。
有鉴于此次丑闻露出出的安保缝隙,许多曾受英国殖民的国家要求大英博物馆返还归于客籍国的珍贵文物。有专家指出,这次失窃作业让大英博物馆处在了“受害者”的方位,其他要求返还文物的国家则一向是“受害者”,它们每天都承受着文物被掠取的回忆。期望大英博物馆能够运用这次时机,从头审视自身,开端正视返还文物的呼吁。
独家揭秘大英博物馆失窃作业始末。地球连线出品
两年前的提示
看到大英博物馆的馆长辞去职务,琼斯走惟我独尊任,丹麦古玩经销商伊泰·格拉德尔(Ittai Gradel)的心境平复了不少。大英博物馆开端与无能的管理层切开,他与大英博物馆的纠葛如同能够暂时画下一个句点。
2021年2月,格拉德尔给时任大英博物馆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发去了一封邮件,其间具体地写着令他不安的发现。一个网名叫“苏丹1966”(sultan1966)的卖家正在购物网站eBay出售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罗马浮雕和其他藏品。“苏丹1966”自称名叫保罗·希金斯(Paul Higgins),但格拉德尔发现,他的银行账户名却是彼得·希格斯(PeterHiggs),和大英博物馆的资深策展人同名。
在宣布邮件之前,格拉德尔现已盯了“苏丹1966”好几年的时刻。2014年,格拉德尔第一次从“苏丹1966”谬误买了一件微型浮雕,上面刻着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头。“苏丹1966”自称其祖父曾在两次国际大战期间于英格兰北部运营一家古玩店,这些藏品都是从祖父处承继而来,而他的祖父已于1953年逝世。
“像平常相同,我仔细检查了这个藏品的来历,核实了这个故事,去查了英国的揭露档案。这个祖父确实存在,全部看起来都很合理,而且卖家自己如同对这些藏品的价值一窍不通,卖得非常廉价。”格拉德尔对新京报记者标明,现在回头想想,这全部都是精心假造的烟幕弹。
2016年,格拉德尔开端对“苏丹1966”手中艺术品的来历产生置疑。那时分,“苏丹1966”把一块罗马浮雕的碎片挂在网站上出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很精确地描绘了藏品,而且格拉德尔一眼认出,这块罗马浮雕碎片曾在大英博物馆于1926年出书的古代宝石和浮雕目录中呈现过。即使如此,格拉德尔也没有惟我独尊确认卖家便是一名小偷,“我查到的故事细节都说得通,虽然这块碎片来自大英博物馆,但失窃作业或许产生在70多年前。”
直到4年后,格拉德尔才发现了关键性的依据。2020年,他在大英博物馆网站上看到了那张曾被他在购物网站上认出的浮雕碎片的相片,拍照距今大约不过10年至20年的时刻,青丝不或许比这还要长远。这意味着卖家关于从祖父处承继藏品的故事是彻里彻外的谎话。
用户在购物网站上运用化名是常事,格拉德尔转而找到了之前的买卖记载,在相关银行账户处发现了卖家的实在姓名——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格拉德尔把发现的这全部都告知了搭档。“我记住非常清楚,他对我说,伊泰,你知道这是大英博物馆中担任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物的策展人的姓名吧。”格拉德尔说道,“我的头发都竖起来了,彻底处于震动之中。”
最终,格拉德尔决议将他收集到的依据都以邮件的方法发送给大英博物馆。但一等便是数月的时刻,除了一封供认收到邮件的回执,什么音讯都没有。格拉德尔对威廉姆斯失去了耐性,开端联络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成果也是相同,邮件杳无音信。
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图/视觉我国
不过,2021年7月,等待了近5个月后,威廉姆斯总算给出了回复,但与料想不同的是,威廉姆斯标明一切物品都已找到,称他的指控毫无依据。格拉德尔非常震动,期望大英博物馆至少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被大英博物馆揭露过的藏品会被放在购物网站上售卖。但得到的答案是,内部查询信息不方便泄漏,“这便是最终一根稻草,坦白说,我发了好大的火,我想他们这次都逃不掉了。”
格拉德尔开端运用这些年来的资源,渐渐建立起一个人脉网络,这些人要不能够协助添加他的影响力,要不方便是能够供给有关大英博物馆的音讯,“15个月后,我再次反击,有了满足的重量和推进力,这些能够保证当我再次敲开大英博物馆的门时,假如门又被嘭一声摔在我的脸上,我有才能直接踢开它,逼迫他们听我的声响。”
这一次,格拉德尔联络到了奥斯本,这桩偷盗案总算得到了应有的严厉对待。大英博物馆供认有保藏文物丢掉,触及的保藏文物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至19世纪,首要用于学术研究,大部分都存放在贮藏室里,近期都未揭露展览过。
警示邮件总算得到了留意,相应查询也在进行,关于格拉德尔而言,作业开展至此如同能够告一段落,他或许没想到自己成为了被进犯的方针。
菲舍尔供认在两年前有关于失窃案的置疑,但以为格拉德尔没有提交满足多的依据引起他们的留意。“我太生气了。”格拉德尔回应称,责备彻底没有依据,是他一向大声叫喊着坚持让这件事遭到认真对待,事实上是大英博物馆从未联络过他,对此如同彻底没有爱好。
随后,菲舍尔回收了他新近的言辞,自称关于过错的判别标明真挚的惋惜。他引咎辞去职务,格拉德尔置疑的希格斯也被大英博物馆辞退,但希格斯的儿子坚称,父亲遭到了可怕的对待,虽然彻底无辜,但失去了名誉和一生的作业。
眼下警方对保藏文物失窃案子的查询仍在继续,还没有人被捕,只要一名男人承受了问讯。大英博物馆也企图替换领导团队,重振旗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需求整理的烂摊子,损害了大英博物馆的名誉。”奥斯本在承受英国播送公司(BBC)播送频道采访时说道。
记载的缝隙
丢掉一件文物或许会被视为极端偶尔的不幸作业,但丢掉成百上千件保藏文物,外界就会留意到一个看似无法实行根本职责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失窃作业已产生了屡次。据央视新闻征引BBC报导,曩昔30年,已知的大英博物馆失窃案已产生了六次:1993年,该馆保藏的罗马硬币被盗;1997年,几本波斯书本被盗;2002年,一尊有2500年前史的希腊雕像被盗;2004年,十多件我国铜镜、铠甲和宝石被盗;2017年,一颗价值75万英镑的卡地亚戒指钻石被曝出在2011年就现已失窃;2023年8月,大英博物馆仓库中的黄金和珠宝文物被盗。
值得留意的是,在此次失窃作业中,并非一切藏品都进行了“恰当的编目和挂号”。这就意味着大英博物馆或许难以确认哪些文物丢掉,以及流入商场的文物是否来自博物馆。
一般来说,一份完好翔实的藏品记载清单应包含多个层次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冲击文物不合法贩运小组担任人克里斯托·齐罗吉安尼斯(Christos Tsirogiannis)对新京报记者介绍道,这些内容包含藏品开端进入博物馆的来历,自身维度数据,有无开裂、丢掉和划痕,是否运用过现代资料进行修正,以及每一次展出移动状况,“其间最重要的是图画记载,依据藏品的类别和形制,必要的话,需求从各种不同视点拍照各种不同的图画。”
大英博物馆有800多万件藏品,但被数字化档案记载的藏品只要约450万件,根本上是保藏的一半。1988年,英国政府监督组织国家审计署曾发布过一份陈述,其间批判道,大英博物馆的盘点和具体目录“令人不满意”,而且因为继续的职工缺少,也无法确认这种状况何时才会好转。
当地时刻2023年8月25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外景。图/视觉我国
自这份陈述发布以来,包含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在内,其他首要的英国组织都现已完成了计算机化的藏品盘点。“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大英博物馆没有这么做?”皇家艺术学院前院长查尔斯·索马雷兹·史密斯(Charles Saumarez Smith)追问道。
“明显,大英博物馆的安全体系在维护藏品方面存在巨大的缝隙。”齐罗吉安尼斯标明,从现在来看,大英博物馆中有许多藏品没有被恰当记载保藏或许彻底没有被记载。很难了解为什么大英博物馆一向在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展览,制造精巧的目录,却在一个博物馆的首要职责——记载藏品方面有着如此大的缝隙。
大英博物馆的藏品记载遭到外界广泛批判。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馆长丹·希克斯称,从他们保存藏品的记载来看,“这简直算得上一场注定会产生的灾祸。”
记载的缝隙给偷盗者打开了“方便之门”,了解哪些保藏文物未被妥善挂号的人在搬运这些文物时会有很大优势。假如丢掉了帕特农神庙的雕塑、罗塞塔石碑,那么立马就会被人发现,而拿走一个体积较小、留存记载不完好的罗马浮雕,除非是极端专业和仔细的文物专家,不然大多数人都认识不到有东西不见了。
保藏文物能够被搬运至馆外也证明其安保作业存在遗漏。齐罗吉安尼斯指出,现在大英博物馆除了要添补每一件藏品数字记载的空白外,还需求加强安全措施,装置摄像头记载博物馆内部和揭露区域的活动,特别要留意对保存未展出藏品的区域进行全面记载。
偷盗丑闻曝出后,大英博物馆现已加快了对保藏文物的挂号进程,一起试着追回一切丢掉的藏品。但许多文明遗产专家都对此不甚达观,因为记载保存不善,有些被盗的无价文物或许永久无法找回。
“这或许会很困难。”伦敦警察厅艺术和文物小组的前担任人迪克·埃利斯(Dick Ellis)标明,博物馆或许不得不申述,以回收部分文物,假如这些被盗文物现已脱离英国,找回文物的本钱或许会很高,乃至无法完成。
长期以来,齐罗吉安尼斯一向呼吁大英博物馆揭露被盗保藏文物的图画信息,让大众和专家都能参加到文物的搜索作业中。但奥斯本标明,大英博物馆正在与警方密切合作,而发布这样一份清单归于法律部分的职权范畴。
能够预见追回文物的作业要花费适当长的一段时刻。在此之外,大英博物馆还面临着更泰然自若的应战。本年秋天,大英博物馆方案进行一项大型创新项目,想要从头安排博物馆的藏品、晋级管道和电气体系,约耗资10亿英镑。
因为政府预算的压力,大英博物馆估计将依托捐助者为该项目付出大部分费用。《纽约时报》指出,一般的捐赠者原本就对日常必要的基础设施晋级买单不甚感爱好,此次偷盗丑闻或许会添加捐助者对该项意图警觉。
偿还藏品的争辩
跟着失窃丑闻的发酵,不少人开端从头审视大英博物保藏品的来历。《纽约时报》指出,博物馆中的很多文物都是英国在海外殖民时期,由殖民官员、战士以及人类学家和自然前史学家从遍地取得。
西方博物馆一向倾向于以为自己文明敞开,藏品中充满了多样性和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但近些年来,许多进步人士以为,在博物馆中展出的藏品,特别是当年被掠取的藏品,应该偿还给藏品的客籍国。
但长期以来,大英博物馆以安全为由回绝将有争议的藏品偿还客籍国,称这些藏品所属的国家没有才能照看这些藏品,这些藏品很简单被盗。以此次失窃作业为关键,一名英国议员标明,这露出了大英博物馆以安全为由回绝偿还争议性文物的荒唐。
据人民网报导,现在已有多国要求大英博物馆偿还文物。希腊文明和体育部长莉娜·门佐尼在承受媒体采访时标明,文物失踪露出的安全问题再次标明,希腊要求大英博物馆偿还被盗大理石雕像是公平的要求。希腊考古学家协会主席迪斯皮娜·库特索姆巴标明,大英博物馆此前有关“希腊文明遗产在大英博物馆得到更多维护”的说辞明显难以安身,他们有必要偿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
当地时刻2023年1月5日,英国伦敦,游客在大英博物馆观赏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图/视觉我国
非洲多国也要求大英博物馆偿还其文物。尼日利亚国家博物馆和奇迹委员会主任阿巴·提贾尼对文物被盗作业标明震动。他说,被英国抢走的贝宁青铜器应当回到尼日利亚,“这些是被不合法掠取的文物,它们应该被偿还。”埃塞俄比亚期望大英博物馆偿还1868年英国在军事行动期间从该国北部马克达拉攫取的十字架、兵器、珠宝、圣坛牌子等。加纳的阿桑特人也已向大英博物馆施压,要求偿还其黄金物品。
针对多国要求偿还文物的呼吁,齐罗吉安尼斯标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际在这个范畴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商场、客户、博物馆和私家保藏家应该习惯并了解正在产生的改动,仅仅合法是不行的,还要符合品德。
这或许能够推进大英博物馆往前一步。《粗野博物馆》(The Brutish Museums)一书的作者、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馆长丹·希克斯以为,这些可疑的偷盗案应该促进大英博物馆改动其作为国际遗产守护者的“帝国主义态度”,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其他博物馆依然抱着一种帝国主义的怀旧心态,以为自己有“某种天主赋予的权力来保管这些文物”。
此次失窃作业让大英博物馆成为了“受害者”。齐罗吉安尼斯指出,大英博物馆或许是第一次发现自己身处“受害者”的方位,而其他要求返还文物的国家则一向是“受害者”,它们每天都承受着文物被掠取的回忆。期望大英博物馆能够运用这次时机寻求改动,正视呼吁。
不过,即使大英博物馆有意偿还,也存在必定的实际困难。此前,大英博物馆曾以1963年修订的《大英博物馆法》(British Museum Act)制止其返还藏品为由,回绝返还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雕像以及非洲的贝宁青铜器。
但法案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能够被修正,也相同能够被废弃。
“说实话,我不以为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这仅仅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的问题,一个被过错制造出来的问题。”齐罗吉安尼斯说道,已然它能够以投票的方法被制造出来,那么也能够以相同的方法被改动,这只能露出组织和政府处事不灵敏,不能了解并习惯实际,特别不能供认对错对错。想要进一步拯救名誉,大英博物馆需求积极开展对话,“不管从品德、前史仍是认识形态上来看,这都是担任任的行为,现在也该是时分了。”
新京报记者 栾若曦
修改 张磊 校正 李立军 刘越